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半工半读教育思想提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半工半读教育思想提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是北京市东城区重点完全中学,学制6年。课程按国家现行规定设置。 目前共有68个教学班,在校生总数为3214人,教职工总数274人。 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为东城区红旗学校,由北京市***决定建立,原校址雍和宫柏林寺。1962年迁至现址。1964年与北京市无线电联合厂合办,定名为北京市红旗学校,学制三年。是一所实验型的半工半读中等专业学校,为“两种教育,两种劳动制度”教育思想的实验基地。除具有普通学校的基本设施外,还设有车、钳、电、铸、木工等车间的实习工厂;课程设置有普通高中课程和专业课。学生毕业后可以报考大学,也可以劳动就业。1965年在全国半工半读工作会上介绍过办学经验。当时国家和北京市领导多次来校指导工作。1969年改为全日制完全中学。1***2年命名为北京市第171中学,并对外开放。1***8年被北京市人民***定为东城区重点中学。
中国现代画家教育家 :启功:著作有《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等著作。
徐悲鸿:代表作《愚公移山图》、《八骏图》、负伤之狮〉等
关山月:代表作《江山如此多娇》、《绿色长城》等
徐悲鸿,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1912年,17岁的徐悲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196年,进入上海复且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1917年,他留学日本学习美术,回国后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1923年,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素描,并游历西欧各国,观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后,徐悲鸿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从1933年起,他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等职。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摩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他的作品有《徐悲鸿素描集》、《徐悲鸿画集)、《徐悲鸿彩墨画集》等。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_a***_],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半工半读教育思想提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半工半读教育思想提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92117.com/post/8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