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教育 > 正文

党性教育艺术,党性教育艺术字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党性教育艺术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党性教育艺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丁玲创作理念?

丁玲创作理念

可以说她是傲气的,没有别人可以企及的大胆地以男子丈夫气分析自己,为病态神经质青年女人作动人的素描,为下层女人有所申述,丁玲女士的作品,给人的趣味,给人的感动,把前一时期几个女作家所有的爱好者兴味与方向皆扭转了。

他们忽略了冰心,忽略了庐隐,淦女士的词人笔调太俗,淑华女士的闺秀笔致太淡,丁玲女士的作品恰恰给读者们一些新的兴奋。

反复酣畅地写出一切,带点儿忧郁,一点儿轻狂,攫着了读者的感情,到目前,复因自己意识就着时代而前进,故尚无一个女作家有更超越的惊人的作品可以企及的

丁玲作为现代女性文学重要作家,最突出的是将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倾注于她痴情的文学创作之中,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丰富的精神遗产。

在她的创作中,不仅能够触摸到一个沐浴五四阳光迅速成长革命作家的思想脉搏,而且可以发现其孜孜不倦地坚持探索和追求文学的历程。她的创作道路视为现代女性文学成长的一个典型范例。

的丁玲是一位典型的现实主义的文学家,强调以真实作为作品的基本要求主张客观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至上性,将文学的功能定位在为现实政治服务上。

她说:“文艺应该服从于政治,文艺是政治的一个环节,我们的文艺事业是整个无产阶级事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问题必定首先为我们的作家明确而肯定地承认。可以断言,我们这里绝没有一个艺术至上论者,也绝没有一个作家否认文艺的党性。”

丁玲于1940年提出的“伟大的艺术”作品的标准,实际上是将文艺的“大众化”作为最基本的要求,亦即作品必须具有“大众的情操”、“大众的语言”,这是与后来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所提出的文艺大众化的要求相一致的

丁玲,湖南临澧人,原名蒋伟,字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1927年开始发表揭露旧中国黑暗现实的***作品。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完成第一部长篇***《韦护》。1931年,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被捕,被软禁在南京,1936年脱离禁锢,离开南京到陕北。

丁玲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战斗精神。她创作的阶段不同,但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的勇气、敏锐地把握时代的脉搏、作品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思想穿透力这一创作追求,却是一以贯之的。

从迅速地调整自己的创作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到解放区创作真诚地揭露封建观念和种种现实弊端,都清楚地反映了作家深邃眼光下现实主义创作的力度。

女性文学突破个人狭小范围,恰恰以丁玲的革命姿态和现实主义创作为标志。她是现代女性文学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丁玲***创作艺术的创新和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丁玲善于写出人物深邃的内心世界,长于***性格多重性复杂性的特点,重视表现人物情感和讲求写作笔触细腻,这在女性作家中更显其艺术的独特。

莎菲、贞贞、陆萍等形象,在现代***人物画廊里,很少有丁玲那样在刻画时将自己人生的体验,尤其是女性生活的感受,深深融合在她们身上的;尤其那来自心灵的振荡、灵魂搏斗的对于历史变革感受深切的描写,更凸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真实性。丁玲创作从最初的革命文学的峻急,到后来的深入现实的厚重,以及从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与她突进主体(作家)和客体(人物)双重内心深处密切相连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党性教育艺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党性教育艺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