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幼儿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幼儿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是需要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教师要善于对幼儿进行美的熏陶,要注重激发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要不断挖掘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具体来说有:
1. 亲近大自然启迪幼儿的审美情趣。
2. 美术欣赏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1)审美性原则。在教学中,应以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为主,应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应注意审美环境的创设,审美特征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审美情感的陶冶等。
(2)创造性原则。在教学中,应发挥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以其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为主要目标。
(3)实践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美术能力和兴趣。
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席勒,于18世纪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美育”的概念。
《美育书简》,又译《审美教育书简》,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的代表作。是1793—1794年作者写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的27封信,1795年经整理出版。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1.儿童性。“一切为了儿童,为了一切儿童,为了儿童的一切”。这是幼儿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亦即儿童艺术教育的组织实施都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所谓现代儿童观,即儿童是人,他具有人的尊严以及其他一切基本***。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他具有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权利,有其内在的生动的精神生活,成人应当尊重和珍视这种精神生活。成人应注意理解和参与儿童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活动,不应将成人文化无条件地强加给儿童。任何压抑儿童天性的艺术教育不但不能激起儿童对艺术的兴趣,相反还会导致抵触情绪的出现。
2.审美性。对美的意境的追求是一切艺术的起点和目的,这是由艺术的本质所决定的,因为艺术的本质毕竟是审美的。终身教育的提出要求人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审美,即意味着审美也是人保持终身学习的重要内容。只有一个具备审美眼光的个体才能持续发展,才会热爱生活,关爱自己和他人。
3.生活性。开展儿童艺术教育不仅仅限于课堂及某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只要把握得好,社会、家庭、自然环境随时都是艺术教育的极好素材。在艺术教育中渗入儿童日常生活的内容,把艺术教育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均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儿童在体验美、感受生活的同时得到艺术的熏陶,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促进了儿童心智的发展,激起儿童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幼儿的创作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的意义。在艺术活动中,需要幼儿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歌喉唱、用手画画和演奏、用身体和四肢舞动跳动等,满足并锻炼了幼儿充分运用各种感官的需要和特点。艺术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是极为重要的。好好培养孩子的艺术天赋,成就孩子更好的未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幼儿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幼儿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92117.com/post/8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