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防教育演讲素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国防教育演讲素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因研制氢弹劳累过度与死神三次擦肩而过
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于敏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直到1***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2、为我国的原子事业默默付出,“隐姓埋名”多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请于敏参加氢弹理论预先研究。在国防建设需求面前,于敏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已经卓有成就的基础理论研究,全身心投入氢弹突破的大系统科学工程中,这一干就是40多年。
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1999年9月18日,在中央***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1月9日,于敏院士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3、靠古诗词安眠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年来于敏的休息时间一天只有6个小时左右。而至少有30年,于敏是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个小时的睡眠的。
记得曾经第一次投实弹训练情景、虽然,教官讲解了手榴弹的无数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一次手握手榴弹那一个小心翼翼呀、真怕它响了😌后来***底下坐了几十颗一整箱也“高枕无忧”……
〔手榴弹〕
grenade一种小型投掷式攻击型榴弹、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了!
(抗战时期生产的“土手榴弹”)
那么,问题提出:为什么手榴弹不害怕被枪击
中爆炸、士兵身上背了五六颗手榴弹、行军打仗不怕磕磕碰碰爆炸吗?简单的说:手榴弹这种威力大的武器、怕的是……火。
(以上是手榴弹内装火药的化学式、看懂了就知道手榴弹为什么不会轻易爆炸了)
“不见鬼子、不拉炫”、手榴弹/TNT***地雷、通过“拉火绳”摩擦引发“火”点燃火药 产生爆炸……
(一战时手榴弹已经成型、图片中一战士兵手持M1915型长炳手榴弹)
(二战中德军装备的M24型手榴弹“长炳弹”、德国设计师认为:手榴弹手炳越长扔的越远。)
(“集束式”将若干颗手榴弹捆绑在一起增加爆炸威力)
(短炳手榴弹)
(现代新式手榴弹)
(手雷/手榴弹的一种)
(各种样式的手榴弹/手雷)
虽然,现代战争各类型先进技术的武器层出不穷、但是,手榴弹这种古老的武器仍然有用武之地和存在的实际意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防教育演讲素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防教育演讲素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92117.com/post/84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