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领袖思想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领袖思想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首先,重私利不重国家。明代末期是历史上最为典型的损公肥私,因私废公的时代。每个人都专注于搜罗属于自身的财富而罔顾江山社稷。几乎无人不贪,无官不贪。不仅是奸臣贪赃,就连忠臣也是脑满肠肥。在国家危难之际,无论是清流还是奸佞都不肯纾困国难,可是当李自成开始拷打百官,所获得的财富高达数千万两。这就是明朝灭亡最重要的原因,在这样的风气下,真正的有识之士不是归隐田园就是身死囹圄,要么就是在官场中的底层不断沉沦。所以根本就无法出现拯救江山,匡扶社稷的救世主。
其次,明朝之中文恬武嬉,文官多是空谈误国的清流,武将大多是蛮勇无谋的匹夫,能够真正允文允武,定鼎天下的人物屈指可数。而文武官员的比例之间也完全失衡,在国家危难之际只有史可法等人在率军抗敌,这是难以应对强悍的八旗铁骑与李自成的流寇军团。武将没有足够的发言权和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这应当就是明代最后军事孱弱的原因之一。
最后,朱由检虽然是呕心沥血地想重整大明江山,也算得上是励精图治。但是,国家的统治基础已经崩坏。长期过于发达的文官政治将一些问题彻底掩盖。比如基层的腐朽和上层的旨意无法有效传达等一系列小问题都变成了心腹大患,所以,崇祯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明朝最终走进了历史的尘埃中。
1.嘉靖初年,打在杨慎等人身上的板子,让皇帝有了一时的痛快,但是却埋下了今日的祸端。这祸端造成了两大问题,一个是士大夫的脊梁被打断了,为求生存,不惜自甘下流,成为奴才,让收买成为可能;另一个是士大夫对皇帝寒心了,为求自保,不断扩张自己的利益集团,导致结党营私,把自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党派的利益放在第二位,至于其他的能顾得上再说,顾不上就算了。
本来这只是一个苗头,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众多正直的大臣被排挤出朝廷,而靠着经营利益集团,奴颜屈膝的人却爬上高位。这种情况不得不说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但是他们也成为下位者羡慕嫉妒的目标。可是转过来再想的话,为什么正直的大臣总是斗不过奸臣呢?因为说到底,在他们心中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名声,而非国家。贪官虽然令人厌恶,但是这些正直的大臣,又何尝不是如此?贪官的危害使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时刻感受着,所以对他们的骂声是最多的,打击也是最狠的。
但是这些正直的大臣,所造成的无形危害,不亚于贪官。他们为了获取正直的名声,不惜与皇权对抗,只要皇帝所进行的改革,他们通通反对,而自己又提不出解决方案。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人出现呢?少数是因为自身的精神价值追求,变得有些迂腐、不合时宜,但值得人敬佩啊。大部分是借此获取名声,有名声,就有追捧者,从而官运亨通、财源广进。说到底,这也是一群贪官,他们贪的是社会地位,贪的是身后之名。
2.明朝有着历朝历代最严苛的道德标准,但其道德水平却在历朝历代几乎垫底。用不切实际的标准,只能选出善于作伪的伪君子。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边扮演着封建卫道士,一边用真金白银捧出了“秦淮八艳”;一边标榜自己尽心公事,两袖清风,一边利用明朝的士大夫免税特权,疯狂吸收投献的土地,将国家的自耕农,转为自己的佃户,疯狂破坏大明朝的税基。
斗倒大贪官严嵩的徐阶,该是一个好官吧?可事实是,他纵容子弟横行乡里,在他当政的数十年里,徐家兼并土地达24万亩,他的老家松江府(今上海地区),几乎成了他徐家的私产。大明中后期的官场上,到处都是演员,他们按照“明朝道德”的剧本,扮演自己;回到家,关上大门,仿佛演员收工一般,卸下脸上的面具,开始报复性地奢侈享乐。
明朝末期,具体的说是自万历皇帝时期,自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明代第一名臣张居正去世以后,明朝朝廷再也没有出现过有能力、有才干、有改革开拓精神、有敢于负责态度的重臣,特别是首辅大臣。自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始,万历皇帝开启了长达三十多年不理朝政、不问国事的荒唐的历程,使大明王朝走上了“明亡清兴六十年”的衰亡的道路。
产生这一令人扼腕叹息现象的首要罪魁祸首当属万历皇帝。他在位时间长达48年,除了开始的10年没有亲政,执掌朝政也有38年时间,可是他却有长达33年之久从不上朝理政,对国家大事小情、对朝臣们的各种奏报不闻不问,完全的放任自流。可想而知,诺大的一个王朝,君王完全撒手不管,朝臣们的思想和作为该是多么的混乱不堪,加之再也没有出现过象杨廷和、张居正、徐阶那样得力的首辅,整个明朝朝廷就是在混事。
其次是在这般混乱政局下,产生出了在明朝历史上,甚至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都非常严重、非常罕见的“党争”现象,其波及的范围、持续的时间、产生的恶劣影响、对朝政的破坏力堪称历史之最。无原则的、无意义的、无目的的党派之争造成了朝廷内外思想上极大的混乱,明末几大“疑案”,追根溯源,都有“党争”的影子存在。辽东防御重臣换来换去,也都是受党派斗争的严重影响。因此“东林党”没有起到好作用。
其三,万历皇帝之后继位的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一个月就驾崩了。此后的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帝)又是一个只喜欢做木工活,根本没有能力过问政事的奇芭皇帝,使得他在位期间出现了明朝最著名的大宦官魏忠贤把持了明朝的朝政大权。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桢帝朱由检虽说有想重振朝纲的雄心,但怎奈明朝衰败的程度之深,加之崇桢帝个人的性格、心胸、才能等方面原因,已经无力回天。
朝堂之上是这般情况,而明朝末年爆发的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烽烟四起,辽东边关新崛起的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八旗铁骑屡犯边境,势力已经坐大。这两股反明势力是将明王朝拖向万劫不复深渊的决定因素。
综上几种内外部内素,都导致了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民众思想混乱,民心涣散不堪,君王无德无能,虽然出现过袁崇焕、熊廷弼、孙承宗等一批忠臣,但都没有得到好下场,反而产生了洪承畴、吴三桂等一批降将。明朝在走完了“明亡清兴六十年”的惨痛道路后,最终于公元1644年灭亡,被新兴的满清王朝所取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领袖思想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领袖思想教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92117.com/post/8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