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教育 > 正文

教育思想的深度,教育思想要有深度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思想的深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教育思想的深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内涵有哪些?如何评价?
  2.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内涵有哪些?如何评价

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论语》里已经给出了,如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 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教育思想的深度,教育思想要有深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论语·里仁》

作为孔子学生,作为一个孔子的高徒,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我想,曾子的这个回答应该让你满意。

教育思想的深度,教育思想要有深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仁是《论语》的核心思想。

仁是孔子社会政治、***道德的最高理想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 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

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

教育思想的深度,教育思想要有深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扩展资料:

仁爱思想为“以人为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国儒家传统仁爱思想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仁者,人也。

人和外在的事物相比,人贵于物,天地之性人为贵。这是古人的基本认识。仁爱的核心是对人的价值、人格尊严的尊重。这也是我们今天强调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

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人是目的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就是强调发展必须围绕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进行,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才是科学的发展,违背人民根本利益就不是科学发展。

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的标准,按照这个标准,就必须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论语》的核心内容是“仁”,仁者何也?

仁简单的来讲就是,二人相行,先及他人。将利益名誉推让给别人,这是与商人截然相反的理论。所谓当仁不让就是这个道理,而商人却是逐利为本。所以历代坚持儒家思想的都把商人贬的很低。

所谓士农工商,商居末流。也正因为如此,历代王朝皆因***而失去民心,却又最终为儒家所拢聚再起新王朝。论语教会你如何成舍己为人、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礼贤下士,教你帝王将相之学,升威望,聚人气,但要运用的好,就要上下左右前后都能顾及,这恐怕单一个论语是不能的,所以多学多思,自胜者强,他生者王。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的意思就是说,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和目的,教育必须与生活相联系;只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才能教人积极向上。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反对以“教”为中心,主张“教学做合一”。这就从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学、做的分离状态,克服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思想的深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思想的深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