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教育 > 正文

中道教育思想,中道教育思想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道教育思想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道教育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力足者?
  2. 贾谊的教育名言?
  3. 麻烦介绍一下中庸之道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历朝代表人物,好吗?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力足者?

孔子“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没有足够能力的原因就是自己把自己的格局定的太小了,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所以很难大胆的去尝试,做到一半的时候就放弃了,终归功亏一篑!

中道教育思想,中道教育思想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句话出自《论语

《论语》由孔子***及再传***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

贾谊的教育名言

1、蓄积者,天下之⼤命也。

中道教育思想,中道教育思想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为⼈⾂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3、习与智长,故切⽽不愧;化与⼼成,故中道若性。

  4、攀北极⽽⼀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中道教育思想,中道教育思想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6、时难得⽽易失也。

  7、前车覆,后车诫。

8、⾃古⾃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民必胜之。

  9、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10、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吏以民为本。

 1、功莫大于去恶而好善,罪莫于去善而为恶。

2、习与正人居之,不能无正也;犹生长于齐,不能不齐语也。

3、时难得而易失也。

4、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敢妄言。——贾谊

麻烦介绍一下中庸之道发展和演变以及历朝代表人物,好吗?

所谓中庸之道,其实意思有两层,一是做事要适度,做到恰到好处是最好的;二是过犹不及,做过头和达不到是在做好事情上一样的,都会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中国人对于这两层意思其实是很了解的,几千年的日常生活都在践行中庸之道,就是做到恰如其分。

那么中庸之道的源头是从哪里来的呢?

孔子是述说中庸之道的始作俑者,孔子学习周代礼乐文化从而得出“吾从周”的意愿,在面对春秋时期社会问题时,孔子从贵族统治阶级的角度出发,为贵族提出了中庸的理论用以调和贵族间的实际矛盾

当然,随着时间向前推移,社会情况逐渐发生变化,中庸之道的实际应用也在促使理论进行丰富和修正。相传礼记的中庸篇为子思所做,至于是不是真的,或是汉代托名***作,考证其实也是对我们理解他的发展没有太大影响的。

孔伋(子思)是孔鲤的儿子,孔子的孙子。师从曾子学于洙泗之间,传承的是儒学理想主义的一派,既是曾子学派的传承者又是思孟学派的开创者,中庸之道作为个人修养上理想主义的精髓,自然也是得到了着重的强调和发扬。



孟子师从子思的传人,思孟一系原本流行于齐鲁之间,礼乐传统文化的影响深远悠长,加之孟子意志坚定、胸中自有一股浩然正气,于是发自曾子传于子思的理想主义思潮在孟子这里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中庸之道也散发出宏大的气魄,开启了理性主义认识论的道路。在向内求圣贤路上得到发扬光大。

其实这本是原始儒学在先秦时代那个社会转型期的自我发展的一支,本来不会成为主流思想关注的焦点,相比关注自身的修养,儒学在这一时期更为关注的是政治理想的实现,原本处于旁支的思想又为什么成为儒学理论的核心呢?

今文经学自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便走上政治舞台,一心关注实际问题,古文经学从民间藏书中走来,开辟的虽是学术上的进步,但关注的重点也还是政治,其实无论是发挥“微言大义”的今文经学还是“通晓训诂”的古文经学,中庸之道都是作为个人修养的理论仅限个人解读,实际上他们更在意的是时事政治。

中庸之道,换言之,就是我们所说的君子之道,这道,广大而精微,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去修炼方可达到。关于这个道,有两个人都是说

君子之道,广大深微。

郑玄说:“做出隐退的决定时,所必然依据的迹象。道不费则仕。”

孔颖达说:“君子之人,遭值乱世,道德违费则隐而不仕。若道之不费,则当仕也。”当然,对普通人来说,不可能时时都选择当官为目标,达到中庸还能这样做。

以真挚与热忱去迎接生活

在通向中庸的道路上,我们所经过的正如我们去灵山朝拜的路途一样,有陡峭险峻绵延不断的高山,也有平缓坦荡一望无垠的平原,有波涛奔涌的大河,也有肥沃美丽的田野,还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充满着美妙诱人的神韵。它们令我们的心灵跃跃欲飞,从而忽视了脚踏实地的努力。我们生存的空间是无限广大的,谁也不可能一眼望到天涯。在人生的旅途上,唯有切切实实地行走,踏踏实实地迈步,扎扎实实地奋斗,才能有所收获。

风雨沧桑,我心依旧

在这里,我想大宋朝的全能文人就能说明这个问题,苏轼一生六十六年,在中年以后基本都是被贬,黄州惠州儋州,这在当时都是蛮荒之地,尤其是晚年被贬儋州,他的朋友怕他出事特地写信嘱咐,苏轼呢?回信说你看,每年在御医,还有京城死在医生手下的人也不少,这在哪还不是差不多,他没有自暴自弃,就是这么乐观。被贬的时候,受到一些地方官的刁难,后来他又被调回京城,那些刁难他的官员很害怕在路边,苏轼下车,给他们讲笑话,这些事就这么翻篇,他不会找他们麻烦。这要是普通人,非要报复一下不可。我们也能看到苏子身上的中庸之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道教育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道教育思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