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防教育 > 正文

国防教育基地稷山,山西国防教育基地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防教育基地稷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国防教育基地稷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大同历史有哪些名人?
  2. 民科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吗?你怎么看?
  3. “万历抗倭战争”中各国的军事实力对比如何?都损失了多少人?

大同历史哪些名人?

大同作为北魏帝都,辽金陪都,九边重镇,历史地位不容小觑,但客观的说,古代大同走出的名人确实不多,甚至与他的隔壁朔州市相比都相差悬殊。就我所知历史上大同的著名人物主要有:娄昭君(北齐***),独孤信(三朝国丈),李存孝(五代第一猛将),曹文诏(明末猛将,但此人也有人说是朔州怀仁人,个人倾向于是大同人)。此外北魏从明元帝拓跋嗣到孝文帝的儿子宣武帝元恪都出生在大同。而相比朔州的人才比大同多得多,张辽(五子良将之首),尉迟恭(门神),李克用(后唐太祖),斛律光(落雁都督),尔朱荣(北魏枭雄),贺拔岳(西魏北周的奠基人),麻贵(明朝名将),王家屏(内阁首辅)等。

谢邀。

国防教育基地稷山,山西国防教育基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提到大同,你会想到什么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煤。

的确,如果山西中国的煤海,那大同就是煤海中最重要的那座岛屿。

国防教育基地稷山,山西国防教育基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也因此,大同被称为我国的“煤都”。

但其实,大同是一座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王朝的京师,辽朝、金朝的陪都,如此重要的地位,自然就让这里产生了很多的名人。

国防教育基地稷山,山西国防教育基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先说说皇帝。

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珪定都大同,从此,北魏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北魏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北魏高宗文成皇帝拓跋濬、北魏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北魏高祖孝文皇帝元宏等5位皇帝,都在大同出生。

其中,元宏是最特殊的一位。

最有名的应该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和佘老太君了吧。拓跋宏作为皇帝被记载的比较多,这里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佘太君。
因为杨家将戏曲故事的传播,佘太君这个人物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在戏曲舞台上,佘太君智勇绝伦,与杨业在七星庙成就姻缘;杨业遭奸臣迫害,战死沙场。佘太君不畏权势、为夫伸冤。其后掌管天波杨府,统领杨门虎将,成为大宋擎天之柱。在杨宗保战死沙场后,佘太君甚至以百岁高龄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戏曲故事激励忠义、荡气回肠,佘太君俨然一副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形象。戏曲终究为后人创作,然则历史上是否果有佘太君其人?

历来的文史学家,都将佘太君的人物原型,指向了府州折氏,佘太君即折太君,是为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之女。折氏是个世代大家,女子众多,所嫁女子,只要其丈夫或子孙,官职达到一定级别,即可享受各种封赠。如笔者在前文关于折氏婚姻的论述中所列,折氏女婿中,官职达到知州一级及以上者,即有5人。而如果折氏外甥官职也达到这个标准,则作为母亲的折氏女子,即可享受郡君太夫人的封赠,即这些折氏女子均可被称作“折太君”。但有一位更加像戏曲中的佘太君。她是“张折氏”。

张折氏生活在北宋中晚期,是皇城使、宁州刺史、管勾麟府路军马公事张构的母亲,封号“崇仁县太君”,亦可称“折太君”。府州人张岊,因为在庆历元年(1041)保卫府州的战役中战功卓著,获得升迁,府州张氏,从此在政治上崛起。“张氏世家府州,县曰府谷,邦乡素号巨族,后世子孙各以功名奋立取美仕、建奇勋,或统帅方面而总兵权,或列镇要藩而安民社,任军政、在城寨者不可胜数。自国家兴师以来,一切兵机计划之谋、边防便宜之务,悉付张氏昆季。由是疆场绥静、羌戎慑伏,外饵跳梁之患,内宽吁食之忧”。《张括墓志》中的这段话,道出了府州张氏家族的兴盛。张岊的儿子张世范,娶妻折氏。张世范以东头供奉官的职衔,为延州绥德城兵马都监,与夏人作战,战死沙场。其子张构,因晓勇善战,军功卓著,官至宁州刺史、管勾麟府路军马公事。建中靖国元年(1101),张构去世,时50岁,这位守寡多年的折太君,年龄当在70岁左右。

将军是一个地方的名人,也是当地的骄傲,今天介绍几位山西大同籍的***髙级将领,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张 瑞,山西省大同市人,***中将。1943年3月出生,196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第二炮兵装备技术部副部长、第二炮兵装备部部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等职务。1995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刘治忠(1941-19***.11.25),山西大同人,曾任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94年晋升少将军衔。

△顾德欣,山西省大同市人,***少将。1946年5月出生,1965-1***0年就读于山西大学,1***9-1982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外交学院研究生院。1982年入伍国防大学国际关系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导师,曾任中国法学军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

由于资料不全,没有配照片,欢迎友友们补充。

民科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吗?你怎么看?

恐怕是你太保守了,

中国的民科远远不仅仅只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而是彻底颠覆数百年,自牛顿,爱因斯坦时代以来至今的,整个用物质思维来研究物质表象的时代!

中国的民科已经不是对现有物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而是站在超越物质的观点,另起炉灶,彻底颠覆现在的物质理论,用全新的超越物质的理论取而代之!

自2019年开始,自人类诞生以来至今的物质文明时代降下帷幕,超越物质的外星文明新时代正在到来!

可以说,现代科学基础更倾向于实验,而不是理论。而民科们最排斥的,恰恰就是实验。这样怎么可能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呢?只是妄想罢了。

【民科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吗?】***s://m.toutiao***/is/eCLv3cF/

民科和官科的区别在哪里?原创的东西源于思维,而并非设备,而设备的作用既是起到理论总结或验证***作用。比如刚刚发明喷气航空发动机时,可以肯定是没有多少相关理论可以借鉴的,而在使用后,才有更加详细的理论被总结出来,而这些详细的理论就要借助设备的作用获取详细的数据。 所以原创的东西并不一定产生于所谓的官科,但是,要对原创出来的东西更进步的研究去细化理论,则官科会更有优势是事实。

就科学研究成果本身而言,不存在官科和民科好恶之争,只有正确和错误。

历史上,很多重大科学发现恰恰是非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社会人士首先实现突破,而后进一步引起专业科研工作人士的研究兴趣,最终发展为科学领域的一个专门研究科目

比如,我们知道的法拉第、爱迪生、爱因斯坦等许多具有重***现和发明的科学家,在他们专职从事科学研究之前,都不是某一科研所或大学的知名学者。这些事实就说明科技创新和重大突破,不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是全社会共同所为。

在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80%的创新成果出自民营企业美国西方科技发达国家中,也有很多获诺贝尔奖成果出自公司等民间[_a***_]。一个贝尔试验室,就曾经摘取了9个诺贝尔奖,相比较而言,中国科学院至今没有一个这样的创新成果。

可见,科技创新绝不能重官方机构而轻社会民众,恶意人为划分出科技资金支持倾向易造成资金浪费和无效产出。我们应该以创新创造成果作为科技经费支持目标,通过正常的竞争防止科技经费流失、人浮于事、和产出重复低效。

第一,论文成果和所谓国外网络课程大都是英文的。按现在的情况,民科里能流利阅读英文文献者寥廖。

第二,学习是件按部就班的事情,科研更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灵感固然很重要,但有相同相似灵感的人多了去了,没有严谨的数理逻辑和实证依据的灵感在科学上几乎毫无价值。更不用说,那点空口无凭的灵感,也许几百年年前就已经被证伪了,所以无知民科的灵感只是浪费大家的注意力罢了。

第三,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得也不仅仅是阅读文献然后空想。即便是理论物理学家,通常也要有能力编写计算机程序,在个人电脑甚至超算上做细致的计算。绝大多数民科,连最基本的科学研究的工作环境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拿出有意义的成果而不仅仅是空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四,自然科学研究更是一项高度要求专注力的工作。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回报。即便在从事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士里,80%以上的人对科学的贡献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只能算打酱油的(其实80%都是往好里说了,估计理论科学家里95%的人是没什么作用的)。绝大部分民科甚至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最多只能算个业余爱好者,从时间投入上就落了下乘。

第五,自然科学研究也是一场有智力门槛、需要开创能力的竞赛。能看红楼梦的人或许很多,但能写红楼梦的却没几个。无论大猩猩怎么努力,凭它的智力水平也不可能成为理论物理学家。若是民科真的有这个智力水平足以匹敌科学研究的正规军,那恐怕他们也早就该学得会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达和阐述观点,也早该被一直本着公开和分享精神的科学同行们所接受了。实际上,大部分自以为是的民科在科研所需的各项能力上,和大猩猩并没有区别,因为都是无限接近零。

“万历抗倭战争”中各国的军事实力对比如何?都损失了多少人?

首先说说明朝军队

明军入朝作战,前后分为三次。第一次,由副总兵祖承训率领2300余人入朝作战。由于朝鲜坑货的错误情报,致使明军轻敌冒进,最终溃败,祖承训仅以身免。

第二次入朝作战,明朝军队前后投入4万人左右。在平壤城之战中,明军大获全胜,杀伤日军万余,据宋应昌的报告自身阵亡796人,伤1492人。这数字其实应该水分不大,毕竟此战明军确实打得相当成功,而平壤城中的日军多半被明军炮火烧死。又如之后在碧蹄馆血战中,李如松精锐的辽东铁骑遭到数倍日军的围攻。血战过后,明军伤亡两千余人。

但从第二次付朝作战后,明军能调回三万余将士回国,仅数千留驻朝鲜这点来看,明军的战损应该也就几千人而已。

明军最大的伤亡发生在第三次付朝作战,当时的总指挥换成了杨镐,先后累计投入四路兵马(东路麻贵、中路董一元、西路刘挺、水路陈璘),共计十四万三千多人。在蔚山血战,明史记载,明军伤亡两万之巨。

而在泗川之战,明军又伤亡不下七千人。也就是说,仅这几场战役,明军伤亡就近三万人之众,如果加上全罗之战和稷山之战等大小战役的战损,以及陈璘水师的战损。那么,明军第三次作战的损失很有可能接近四万人。

综合三次的结果,明军的伤亡数字应该在4-5万人之间比较合理。要知道这些参战部队可都是明朝边军的精锐,是明朝的骨血。这个数字的损失,对于大明来说,其实是相当惨重的了。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万历朝鲜战争,是万历三大征之一。

此一战是日本人挑起的,可以这么说,日本人自从知道他邻居有一整块大陆后,就无时不刻想和那个邻居抢地盘。唐朝的时候小日本就有染指朝鲜半岛的打算,结果在白江口被唐军全部送去喂了鱼

,后来到了万历年间,日本战国时代终结。当时的日本老大丰臣秀吉觉得自己雄图伟略终结了日本的乱世,定然文治武功无人能敌。所以就把目光移到了朝鲜,打算以朝鲜为跳板攻打明朝。于是便集结了刚刚经历过战火磨砺的十万虎狼之师,跨海向朝鲜发动了进攻。

朝鲜是面对日本的侵略是真的不堪一击,没多久朝鲜八道尽失,仅剩平安道以北的地区还没有沦陷。朝鲜君臣紧急派人向大明求援。万历皇帝深知朝鲜乃中国门户,失之有大患。于是便让李如松带领辽东四万明军和抗倭专业户三千戚家军入朝退敌。刚入朝鲜李如松由于轻敌冒进吃了点小亏,但是随后的平壤大捷就把日本人***教训了一顿,后来日本和明朝和谈。

不过明朝谈判却所托非人,搞了个沈惟敬坑蒙拐骗。最终丰臣秀吉再度出兵十四万攻打朝鲜。明军也先后派遣七万进入朝鲜。双方互有胜负,但是七万明军却始终能压日本人一头。最终因为丰臣秀吉死亡,国内没有支持这一仗的力量,日本只能退兵。

16世纪末,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史称“壬辰倭乱”(中国史称“万历朝鲜役”或“万历日本役”,朝鲜史书中称“壬辰、丁酉倭乱”或“壬辰、丁酉之役”,也称“壬辰卫国战争”,日本史书称“文禄、庆长之役”。)。是一场中、朝、日三国直接交锋的规模空前的国际战争,是古代东亚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总的来说,这场战争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明朝综合国力上的绝对优势得来的。在此次战争中,明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七、八年间明朝朝廷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调集了明朝重要的军队、将领,明朝第一次出兵总数为七万八千七百人,损耗二万五千人;第二次出兵十一万七千人,损耗五万八千七百人。特别是作为明军主力之一的辽东军损失很大,直接导致了对后金镇压能力的衰减,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乘机发展,加速了明王朝的崩溃。

朝鲜的军队基本上战垮,1593年1月,朝鲜全兵力达17.24万人,到1598年9月,中朝联军协同作战反击日军时,朝鲜军不过2.5万人。丰臣秀吉曾命令部下“割鼻代首级,把割下的鼻盐渍后送之。”朝鲜人被割下的鼻子数至少在10万以上。在战争中,被日军俘虏的朝鲜人,强行运往日本的也在5、6万人以上。在长期战争的严重冲击下,朝鲜社会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1592年3月,做了多年战争准备的日本侵略者,以17万陆军和3、4万海军的兵力入侵朝鲜。此次战争使既作为侵略者又作为战败国的日本也遭受了巨大损失。日本不但没有达到侵略朝鲜的目的,反而丧失了10万壮丁,且在财政上亏损巨大。在战争中数万名的日本百姓作为军夫被征发,留在国内的百姓也担当了比平时高出数倍的土地税与各种苛捐杂税,为了摆脱沉重的赋役许多农民背井离乡过着流浪生活,因此,大量的土地被荒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防教育基地稷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防教育基地稷山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