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教育 > 正文

异化现象艺术教育,异化现象艺术教育案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异化现象艺术教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异化现象艺术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现代艺术基本信息?
  2. 教与学艺术者,脱离现有的教育体系,走艺术家工作室师徒制可行吗?

现代艺术基本信息

现代艺术(Moderni***/Modern Art,约1916——1960),即国际现代主义艺术运动;鼻祖被指证为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

现代主义艺术语基不直白的批判社会,而是隐喻的对社会进行批判和颠覆;从而最大限度唤醒对人性异化的反思。因此,现代主义也就成为了二战结束后欧美各国的共同价值观

异化现象艺术教育,异化现象艺术教育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类艺术史分为:原始美术(约300万年前起)、古典美术(约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前古典或17世纪初法国后古典——19世纪末);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Post-Modernist Art,约1960——1983,鼻祖被指证为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教与学艺术者,脱离现有的教育体系,走艺术家工作师徒制可行吗?

任何的教授形式都有其优缺点,期待双模式融合递进。

很长一段时间,体制之外的师徒制黯然失色是由于美术院校体系的一纸文凭或高研班的结业证书人们趋之若鹜的终极目标。近年来,由于院校的不断扩招,作为社会敲门砖的文凭含金量是越来越低。在这样的语境下,复兴传统师徒制的主张似乎也越发活跃起来。虽然作为主流的学院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无法取消替代,但以师徒制补充、改进学院教育制的漏洞和弊端已形成一种呼声。

异化现象艺术教育,异化现象艺术教育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近年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非遗建设方面尝试将师徒制引入现代学历教育:在全国范围聘请25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工艺美术***担任实践导师,由院内资深专家学者担任理论导师,招收培养涉及国家级非遗名录中18个项目的研究生。此举在近日召开的研讨会上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和热议。有评论表示,“师徒制+现代教育体制”的方向具有“1+1>2”的效应:一是实现了***的整合集中和效应辐射,二是满足了培养现代复合型、综合性人才的需要。在融合之中,艺术的“原汁原味”化入个体性的口传心授中,与现代教育体制结合,从规模化到综合化到进一步拔尖,人才培养效益就有可能在共融共振中得以最大化。

在倡导文化复兴的背景下,师徒制的兴起也属于传统文化复兴诉求的一部分。有艺评家就表示:现在有人主张恢复前人良好的师徒制度,我认为这是源于倡导回归于艺术传统,回归(比如中国画)教授方式的思路。这种现象说明人们对(中国画)旧时传承的一种怀念,强调对(中国画)的特点特色、方式方法的新追求。师徒制在新的语境中也带有新的色彩,“此师徒已经不是彼时的师徒了,也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切磋的过程”。有艺术家也提出:“要改进学校的艺术(中国画)教育,重新认识学校教育——亦即传统(中国画)教育形式,是十分必要的。推行兼有师徒制因素的工作室制、导师制等,对(中国画)教育来说,这也许具有战略性的。

个人认为非常可行,但必须有三个限制性的前提,一是这个人必须有文化。因为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不是“文盲”所能呈现出来的,你的文化水平决定了你所能理解的艺术高度。匠人与艺术家是有区别的。当然也不能惹了众怒,也会有个别的天才作为反例,站出来驳倒我,那我自会接受。第二这个人必须有修养,修养与文化是脱不开关系的,这里不做赘述。第三,必须有一颗感恩的心。为师者的宗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师传徒自古以来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作为***也应时刻不忘感念师恩,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社会关系。师傅教好,徒弟学好,徒弟好学,师傅好教。

异化现象艺术教育,异化现象艺术教育案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异化现象艺术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异化现象艺术教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