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教育 > 正文

艺术教育回归本质,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艺术教育回归本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艺术教育回归本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艺术的本质-主观精神说的举例?
  2. 关于艺术本质的三个特征?
  3.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为何中西方艺术却还可以相通?

艺术的本质-主观精神说的举例?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康德把自由看作艺术的精髓,他认为艺术与游戏是相通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他看到并强调了艺术中创作主题重要性,并且把自由活动看作艺术与审美活动的精髓,体现出他思想的深刻之处。他的先验论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又使他关于美与艺术的论述中充满了一系列的矛盾

艺术教育回归本质,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德国哲学家尼***推向极点,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观意志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我国南北朝时代是文学日益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抒情言志的特点得到重视。这个时期有的文艺评论家把“情”“志”归结为作家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念的表现,根本否定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宋代严羽的“妙语”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大当作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关于艺术本质的三个特征?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艺术教育回归本质,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

另外,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美学家和艺术家们,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探究艺术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律,提出了许多精辟的、颇有意义的见解

艺术教育回归本质,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为何中西方艺术却还可以相通?

可以这样去理解,任何艺术只有在文化的土壤中,才可以健康发展,虽然艺术是“化繁为简”可以省略诸多复杂的东西,但是艺术却脱离不了文化,换句话说,艺术一旦不能表现出文化属性,那么这艺术也不叫艺术了,只是纯粹的***形式了,问题来了,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为何中西方艺术却还可以相通?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中西方艺术却可以相通

或许让人觉得很矛盾,既然艺术只有在文化土壤中,才能健康发展,这文化土壤也要适合艺术的属性特征,意思是说,中国文化哺育中国艺术,西方文化哺育西方艺术,形象理解就是不同的土地种植不同的食物,然而,现在中西方艺术竟然可以相通了,

举个最现实的例子:油画属于西方油画,书法本属于中国书法,现在油画艺术已被引进了中国,书法艺术也走出国门走进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至于各自艺术在别的文化下发展状况如何,暂且先不多做解释说明,这就是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中西方艺术却相通的现象,

那为什么中西方艺术可以相通呢?这是值得艺术爱好者们去思考的事情,如果单从艺术审美分析,中西方艺术相通完全是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只是以欣赏审美的角度去看待不同文化之下的艺术,就好比,我们在看一位艺术家演奏英文歌曲,虽然听不懂歌曲的内容,但却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体会艺术家的表演情绪,这也是一种享受,

当然了,上面所说的是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理解的,开篇已经说了,艺术离不开文化,而且是属于艺术的本土传统文化,所以说,如果从文化层面来讲,中西方艺术并没有真正的相通,至少是艺术的根源本质没有被同化,好比种族文化,是改变不了的,不是说去西方住上一段时间,就变成西方人了,中西方艺术要相通,是要经过很漫长的时间的,

中国有句俗话: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意思是说不同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即使在同一国家同一民族也会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何况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了。一直以为,中西方存在文化差异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是,存在文化差异并不是说存在文化冲突,存在文化差异并不影响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汲收融合。艺术作为文化的浓缩和精华在中西方交流中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我们说,艺术是相通的。这是因为艺术的本质是发现***,塑造***,表现***,弘扬***,而人类,不论民族种族,东方西方,对***的认识是趋同的。中西方在语言表述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可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但是在对***的认识和认知上应该是高度一致的。

比如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油画大都很美,而且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这一点中西方民众的看法是一致的。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深沉而有韵味,西方人这么认为,东方人也这么认为。鲁本斯做为巴洛克绘画艺术重要代表,他的画作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却和人们[_a***_]的审美习惯不大一样,鲁本斯油画中的女性形象并非美丽纤巧婀娜多姿。这是中西方读者的共识。

再则,文化艺术上的差异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来缩小消除和化解。比如,西方交响乐和美声唱法刚引入我们这里的时候,很多人不习惯不大能接受,但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文艺表现的重要形式,为大多数国人接受和喜欢。同样,我们的民族器乐,我们的京剧,我们的国画等也早已走出国门,为很多西方民众所喜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艺术教育回归本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艺术教育回归本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