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德育是善的教育,着重发展受教育者的意志约束力,将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和行为规范灌输给对象,使其意志能够遵守秩序和公德,从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美育是一种情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人的情感的感发,让其个性情感得到表现和升华。
中国传统的审美教育的历史几乎同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样悠久。原始社会的巫术同时也是初民的美育手段。中国早在周代就形成了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的体制。“乐”是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美育课程。“书”是学习书写,除了实用的目的,也包含书法艺术的因素。“射”“御”是练习射箭与驾车的技术,在体育和军事训练之中也包含有体态气度的美化训练。“礼”除了统治阶级道德观念的灌输之外,也包括仪表美、行为美、语言美的培育。
以后,无论是两汉的赋,魏晋南北朝的辩谈、书画与雕刻,唐宋的诗词,元明清的戏曲与***,还是历代的建筑、园林、工艺品,都对人们起着广泛的审美教育作用。在中国近代的民主主义革命中,一些学者和教育家也很重视美育问题,如蔡元培继承中西美育传统主张,曾就美育实施问题大声疾呼,陶行知(1891~1946)创办的“工学团”与“育才学校”也都十分重视美育。
审美教育一般包括美感教育、美学知识的普及和以美的规律贯穿其中的普遍教育等。美感教育指运用美的规律和艺术的实践(各种艺术的创造和欣赏),训练和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能力和创造力;美学知识的普及主要指在艺术家、广大青年和学生中展开美学原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美学素养;以美的规律进行的普遍教育则旨在把美的规律贯穿到智育和德育中,使科学教育中枯燥的公式和定律化为美好的形象,把死板的记忆化为生动的想象,把师生之间单方面的灌输关系变为平等的相互交流关系等。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舞蹈教育中结合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将德育教育放在具体的个性化的课程中去学习,把舞蹈的德育功能充分运用起来。
在舞蹈教育这个对美的追求不断加强的过程中,道德规范和审美理念被内化成为受众自己的审美标准和价值理念,从而从内心深处培养他们的道德习惯。
用舞蹈“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导学生树立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的体魄,从而达到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高教改革的根本目的。
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儿童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进行排练或演出的,整齐划一的队形和动作,常常是衡量整体美感的标准之一。
如果有一个[_a***_]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画面的美感。通过这种步调一致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
儿童舞蹈还能培养孩子们活泼的个性和坚强的毅力。
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亲人的宠爱,在公众场合可能会有内向害羞、娇气任性的毛病,而舞蹈是当众表演的,这种艺术活动有着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发学生进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许多孩子克服了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缺点。
参加艺术活动,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开朗活泼的个性。
同时舞蹈又是一门残酷的艺术,在舞蹈训练过程中,有些动作必须付出痛苦和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因此,有些比较娇弱的孩子,经过刻苦的训练,他们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艺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92117.com/post/7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