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教育 > 正文

艺术教育愚蠢,艺术教育的两大顽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艺术教育愚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艺术教育愚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高二文化600,为了走个更好的学校走上了美术艺考之路,但是专业培训成绩并不理想,还应该坚持下去吗?
  2. 懂艺术的人说艺术是艺术,非懂艺术的人说艺术是垃圾,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高二文化600,为了走个更好的学校走上了美术艺考之路,但是专业培训成绩并不理想,还应该坚持下去吗?

😃,通过艺考走个更好的学校,然后呢?

然后就人死了吗?大概率是不会死,还要学习,还要考研,还要就业,还要生活

艺术教育愚蠢,艺术教育的两大顽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所谓更好的学校究竟能对高考之后的你有多少帮助?

很多天真的学生家长肯定会认为,当然学校越好,前途越光明!

只能说,图样图森破,当你毕业时候就会发现以下问题:

艺术教育愚蠢,艺术教育的两大顽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你认为更好的学校,社会并不一定认为更好。比如某些本省一本,外省二本大学。某些照顾性211和非211行业名校。

二,学校档次相差一两档,就业情况几乎没有区别。

三,专业才是就业的关键,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非常差,毕业生太多,社会需求太少。央美国美都存在就业困难。有些愚蠢的考生家长,认为自己开个画班教教小朋友也不错,你能开,别人不能开?画班数量越来越多,早已经一片红海,目前画班的现状就是开一个必然要倒闭一个。

艺术教育愚蠢,艺术教育的两大顽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走个更好的学校就能有更好的生活,只是考生家长一厢情愿的幻想,真实的情况是要专业,学校,城市综合考虑。

如果你真的喜欢美术,可以试着坚持,如果你不喜欢就不要为难自己了,毕竟美术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练好的,有学美术的时间可以努力学习文化课,也能考个更好的学校。如果不知道怎么学习效率更高可以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学习***是为学习指明了方向,你的思路清晰了效率也就会上来。可以拿出一张纸或者一个本每天或者每周做一个***,然后根据***开始执行,当你划掉一个又一个的任务时你就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继而学习效率也会越来越高。

美术真的是很需要一些天分的,如果真的没有天分,何必难为自己呢,有在美术上花的那个时间,文化课的分也提上来了,你的文化课分也不低呀。

选择其他专业未必要做一辈子,选择了美术专业有时候你真的做一辈子了。

你真的有把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做一辈子的勇气吗?我觉得有那个勇气还不如拿来学习文化课。

然后考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人生本来不长。

别难为自己。

看看美术***徐悲鸿的这双眼睛吧。

真的要去做他的同行吗?

懂艺术的人说艺术是艺术,非懂艺术的人说艺术是垃圾,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应该说,艺术在人们眼里一向是高大上的,艺术家从来是受人尊重的。无论是懂艺术的,还是不懂艺术的,都是这样的。

但是,在具体到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认定、认可、接受和喜好上,由于人们的生活成长环境不同,文化素养不同,审美趣味和品位不同,对一些艺术作品的认识评价也不同。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用懂艺术和不懂艺术来区分。比如说,《红楼梦》并非每个人都能看懂,但没有一个人不承认它是一部伟大的***。

说懂艺术的人说艺术是艺术,不懂艺术的人说艺术是垃坡,我想这里的“艺术”很大程度上是指人体艺术和抽象艺术了。

的确,对于人体艺术的认识,还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是高雅的艺术,也有人认为***不是艺术,甚至将其和低俗***联系在一起。这种认识上的分歧单单是懂艺术和不懂艺术造成的吗?我觉得不完全是。很多人并非多么懂艺术,但他认可***是艺术。有些人并非不懂艺术,但他就不承认***是艺术。实际上这是文化观念和审美理念上的问题。

同样,对于抽象艺术比如毕加索的画,很多人看不懂,包括许多懂艺术的人也看不懂,但是大家并没有否定抽象艺术是艺术,只是表示不接受不喜欢罢了。

故我以为,对于艺术的认识接受和理解,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是一方面,而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和艺术观,这一点更重要

结合我身边的人,从受众面来看,懂艺术的毕竟是很少一部分人,差不多100人里边只有5个人对艺术多多少少有些理解,而那些占绝大多数人的95人,心里对艺术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在这些人眼里,艺术没什么用,欣赏艺术不如吃一顿美食来的更实在。

从古至今,欣赏和把玩艺术的人,从来都是在小圈子里流行,如果让突破小圈子,跻身到大众视野,那是不可能的,根本原因是大多数人文修养不够高,不具备鉴赏艺术的能力他们发现不了艺术带来的愉悦和乐趣,看不到艺术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所以会说艺术没什么用,即使面对艺术,他们也发现不了艺术之美。

我也见过很多普通人,他们在逛庙会或者其它交流会时,若看到庙会上有销售字画的摊位,也会停下来围观,在摊主的叫卖声中,他们在心动之下,会掏出100元左右购买一幅看起来相当工整的书法作品,或者购买一幅色彩艳丽的山水画或牡丹图。他们购买字画的目的是挂在自家墙上,装饰家里。

这些画是典型的商品画,属于半印刷半手工作品,完全可以批量生产,然后由画师润色几笔,就可以拿出来售卖,基本上没什么艺术价值可言,在懂艺术人的眼里,这些画白送也不会要,而在不懂艺术的人眼里,这些画是物美价廉的宝贝。因为在不懂艺术的人眼里,字画只值100元左右,前提是只要好看就行。

如果是一名专业书画家精心创作一幅作品,标价1万或2万,在设色和构图上甚至都没有商品画好看,如果不懂艺术的人看到,就会大眼瞪小眼,觉得不可思议,不就是一幅画么,凭什么那么贵?这就是懂艺术与不懂艺术之间巨大的差异。

懂艺术的人,欣赏的是画面的笔墨趣味和思想境界,以及作品将来的升值空间。

艺术,尤其是现代艺术,真是取决于直觉和本能。

本能、直觉,无可言说,也很难求证,所以挑衅者,像马蒂斯和毕加索挑衅之后,其实他一时难以判断自己做的事到底对不对,因为历史还没有展开。马奈当年遭遇的羞辱也是这种情况,他无法判断到底自己对不对,所以备受折磨。

中国的年轻人现在已经普遍接受所谓“现代艺术”,包括马蒂斯和毕加索,但我相信,绝大部分老百姓,甚至大部分画家,还是未必喜欢《亚维农少女》,也不明白斯坦因这幅肖像好在哪里,原因就三个字:看不懂。

有谁愿意解读画背后的故事

相对毕加索,他的画确实明快、安逸。

他说过一句不太被引用的话,他说,“艺术与大众之间永远存在鸿沟。”我知道这句话会冒犯“大众,虽然我也不确知“大众”究竟是指谁,但我同意这句话。

所有古代的艺术,属于教宗、皇帝、贵族,没有大众的份,那现代呢?

现代艺术的初衷也未必想到大众,相反,是对大众持续加码的挑衅。

“大众”这个词,从“印象派”开始,意味着固定的、过去的、不变的[_a***_]传统,所以这个词对艺术家来说,既是激发又是折磨。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开拓者,每种艺术的创新到自成一派,到传世经典是经过了年代的考验才被传颂到今天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艺术的层次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是一个从外表到本质然后再提炼抽象出来的过程,学会了从现象到本质是刚入门,从本质再回归现象已经是本质的升华了。大多数的人由于中国教育对美育的忽视看的就是像不像,像就是好作品。而对艺术家凝炼出来的艺术语音表达方式是没法看懂,产生共鸣的。

还有的就是互相吹捧,当你是达官贵人的时候,作品拍卖那是***捧场,个个说好。当你无权无势时就一文不值了。赵本山老师的墨宝最近拍卖,500元起拍无人应价,尴尬收场。当年正当红时一副作品被拍到200万,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现在对中国人来说看不看懂艺术品没那么重要,能够过上好日子才是重要的。随着中国的发展,国富民强,素质教育会慢慢跟上的。毕竟吃好了才有兴趣有闲心聊聊风花雪月,欣赏艺术作品。那时的艺术品会欣赏的人会更多。多元化的社会才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被大众接受。


懂艺术的人说艺术是艺术,非懂艺术的人说艺术是垃圾,这句话不是绝对的,是相对而言的。真正的艺术不论是高雅或通俗,不懂艺术的人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艺术就是艺术。而有些所谓的艺术,丑陋不堪、低级趣味,而不懂艺术的人说是垃圾也不知为过。

艺术作品具有艺术价值,又有雅俗共赏的审美教育的欣赏性,不管是懂艺术的人或不懂艺术的人都受到了艺术的享受,只不过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感受、审美观不同而已。艺术懂不懂没有关系,每个人都有兴趣爱好,只要人们对艺术产生了审美情趣,对艺术有理解和感知的审美情感就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现如今有些艺术,是所谓的艺术、低俗不堪、模仿抄袭如同垃圾,迎合了有些人的趣味相投,充斥着市场的投机炒作,违背了艺术创作规律,违反了艺术创作规范标准原则。难怪非懂艺术的人说艺术是垃圾。

艺术能激发人们的情感,能被艺术魅力所感染,促使人们对美好的崇高的事物产生一种美妙的联想。懂艺术的人欣赏艺术作品,是对于艺术形象进行体验的享受,是视觉效果感应到心灵深处的愉悦,是自己感知力触及审美情感的***澎湃的审美理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艺术教育愚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艺术教育愚蠢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