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教育 > 正文

玫瑰艺术教育,玫瑰艺术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玫瑰艺术教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玫瑰艺术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艺术歌曲小夜曲野玫瑰的曲作者是?
  2. 为什么有时现代艺术中会有一种审丑倾向?

艺术歌曲小夜曲野玫瑰的曲作者是?

小夜曲《野玫瑰》的曲作者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野玫瑰》是用分节歌的形式写成的,全曲由三个分节构成,每一节歌词都唱同一个旋律。这首歌由48个小节组成。每节有12个小节,主要的结构是由4+4+4+4的四个方整乐句构成。它的旋律简单朴素而又不失流畅和动人。

什么有时现代艺术中会有一种审丑倾向?

这真是个有意思而且有意义的话题,梅园老人想题主提到的"艺术",大概指的是国画书法艺术,因为网络上特别流行"丑画","丑书"之类的词,尤以"丑书"为甚,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梅园老人以书法为例,谈点个人看法。

玫瑰艺术教育,玫瑰艺术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关键问题,什么是"丑书",其实梅园老人也不知道"丑书"一词是怎么来的,在头条看了有些被贯之以"丑书"的书法家作品被喷的评论之后,梅园老人也很不理解,为什么会称为"丑书",像有人说刘洪彪的草书是"丑书",梅园老人就不同意,像王冬龄有些过于激进的草书作品,梅园老人虽然不敢苟,但说是"丑书"也不大合适,老祖宗的笔法,王教授并未忘,在看似一推乱麻的背后,多多少少有些书法艺术的元素存在…书法不是美术,书法没有美丑之分,只有俗雅之别,但"俗"是难免的,要懂得"雅俗共赏,你之所以认为丑,是因为你不懂草书…像"江湖体"之类,是不是"丑书"呢,在梅园老人看来,此类书体连"丑书"都不配,它们的书都既不研习碑帖,也不尊重汉字传统构架,传统的笔法,墨法全无,只是一味地胡写瞎画,只能叫作"怪胎",还有像花式表演,如射墨之类的,这种吸引眼球的书体叫它"丑书"更不合适,因为它没有丁点书法元素在里面,但我们可把它当作抽象画来解读,抽象画也是艺术,把花式表演之类的书法当作绘画艺术来欣赏是可以的…

梅园老人的结论是:"丑书"根本不存在,说人们倾向于"丑",不如说倾向于"怪“。

现代的审丑倾向并不足为奇,因为艺术审丑在中国古已有之,而且在文化艺术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古代对丑的态度也是是积极宽容的。

玫瑰艺术教育,玫瑰艺术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能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教有关,他兼容美丑,老子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主要强调物极必反的辩证关系

庄子在《德充符》等篇中就描写了十来位形体残缺而容貌丑陋的人,如被砍断了足的王骀、申徒嘉,他们都是具有淡漠生死、意志坚定、超绝尘寰的精神之美、德性高尚之人。就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八仙之一,铁拐李。

佛教对此也很包容,比如唐末画家贯休所画《十六罗汉图》中的罗汉面容,多为梵相,或头盖崎岖,或后脑突出,或长眉高鼻,皆形象古怪丑陋。

玫瑰艺术教育,玫瑰艺术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一个社会美丑不分、价值观颠倒的时候,丑的东西就会霸屏。前些年那些妖人菊花哥哥、芙蓉姐姐、还有红极一时的凤姐们,以及以丑行为美的各种黄赌毒偷漏税,正是社会以丑为美的时候涌现出来的;在大学里我就遇到过老师学生推荐《厚黑学》这种书的情况……

现当代艺术有一种“审丑”倾向,已经是见怪不怪的发展趋势。艺术有审美,就有“审丑”,它们是相互作用的统一。现当代艺术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审美标准,从审美趋向“审丑”,从高雅走向粗鄙和低俗,遭到了人们的痛斥和抛弃。

一、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和谐,贯穿着传统艺术发展的始终,现当代艺术却完全打破了这一发展态势。现当代有些艺术取消传统艺术审美的标准,以抄袭模仿、丑陋古怪等作品充斥社会和市场表现艺术中的“审丑”倾向从“丑书”、“丑画”到“丑剧”等,扭曲了艺术形象性的审美。

二、现当代有些艺术已自由式泛滥成灾,“无审美的”等疏离艺术价值与审美的方向发展。这种反传统、反审美的观念,消解了艺术创作原来的审美性和崇高性,混淆和颠倒了人们对艺术价值、艺术审美的评价标准,并出现了当代艺术 “审丑”倾向。

三、“审丑”原本是人类审美的有益补充,通过“审丑”表现审美。而现当代社会有些人,已经把“审丑”变为露丑、窥丑、怪异当成嗜好,以至于“审丑” 泛化狂热的地步,是一种亵渎艺术审美的错误倾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玫瑰艺术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玫瑰艺术教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