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学校纪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思想品德教育与学校纪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教育方针(guiding principle for education )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与教育物资。 而教育物资是指进入教育过程的各种物质***。根据这些物质***在教育中的小同作用,可以把它们分为教育的活动场所与设施、教育媒体以及教育***手段三大类。这是教育活动中物的要素(非教育基本的要素)。
1949年12月,教育部第一次全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上,新当选的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就教育部的工作方针作报告。
第一个方面:收***育***,接收外国津贴学校。
1950年10月12日,教育部经政务院批准并根据政务院的指示,将辅仁大学收回自办,并任命原中方校长陈垣为校长,负责主持校务。
在新***的支持下,辅仁大学收***育***的斗争取得了圆满的胜利。
构成教育的三个要素为: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影响
联系:前者处于领导、控制和执教的地位,后者处于被领导、被控制和受教的地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要矛盾:教育者的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及水平之间的矛盾。
教育方针的结构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如“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2)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3)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和根本原则,如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等。
教育三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措施,教育媒介)
(1)教育者:在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产生影响的人。
(2)受教育者:教育的对象(客体);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中介系统;教育措施;教育媒介)
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高等院校一些学生形成了不端的品行。教育工作者必须对他们的个性心理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学生品行不端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找到其根本原因,才能探索对品行不端学生的教育策略,***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矫正他们的不端品行。
1、品行不端的学生要教育好,确实不易。教育者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教育过程当中要细心观察。当然,根本问题是要有一颗爱心。
2、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品行不端产生的原因,从主、客观方面去寻找,从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环境因素去考量。从他交往的人员范围来看,校内与校外综合考虑。之所以品质不端,生下来就是这样吗,显然不是。
3、对品行不端的学生的教育,不只是纪律的约束和规范的调整。必要时,要以法律知识去触及他的灵魂。
4、具体的教育问题,要在综合各方面因素的情况下,依靠家校配合,依靠社会相关部门的教育条件,共同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教育作用。
5、最后要强调的一点是,孩子的心理状况一定不可忽视。看一看他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可以帮助他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解决心理健康的问题。
总之对品行不端的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方面要齐心协力做好跟踪、反馈、记录、交流,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学校纪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学校纪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792117.com/post/50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