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教育 > 正文

纯粹艺术教育,纯粹艺术教育的特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纯粹艺术教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纯粹艺术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20世纪初的河南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在艺术中强调几何形状和纯粹的什么与工业化大生产一拍而合?
  2. 保守派意味着它就是象征着一种发自心灵的纯粹艺术吗?
  3. 为什么有人说真正玩艺术的人大多更喜欢事物的原生态、纯粹、朴素之美?

20世纪初的河南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在艺术中强调几何形状和纯粹的什么与工业化大生产一拍而合?

20世纪初的荷兰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在艺术中强调几何形状和纯粹的抽象运动,与工业化大生产一拍而和。

至上主义之后, 20年代初的苏联还有一种近乎纯粹抽象的艺术风格 “构成主义”。(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有介绍过抽象艺术的概念, 即切断艺术与自然物象的一切联系, 从而创造出一种纯粹的或者绝对的形式艺术)。

纯粹艺术教育,纯粹艺术教育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构成主义大约开始于1917年, 受到马克思主义***之下的俄国革命之后,持续到1922年左右。对于激进的俄国艺术家而言,十月革命引进工业化的新秩序,这是对旧秩序的终结。这个革命被视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一大胜利。革命之后,大环境提供了信奉文化革命和先锋观念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和设计实践的机会。

保守派意味着它就是象征着一种发自心灵的纯粹艺术吗?

稍微有点艺术史常识的都会明白在艺术这个学科领域并不存在“保守”或是“激进”一说。因为艺术之所以成立,尤其是纯粹的艺术形式都是无法***的,很简单的举例说比如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就是无法***的辉煌;又比如说“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亦是无法模仿的经典。当代有不少主张国画即是“文人画”的传统,其更多的是在精神内核上的一种思想上的回归与恪守,纯粹形式与技术层面的***也是绝无可能了。就像人的成长已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

相对而言西方艺术具有更加清晰的历史脉络,无论是绘画音乐文学、建筑……。从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的哥特建筑,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画派、***画派、尼德兰画派……以及后来的荷兰画派、学院派、古典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现实主义画派、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派、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画派……。每一种艺术流派的思想主张和技法风格都是相对于过去传统的“革命”和创新式的变革,包括打着复兴旗号的“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

纯粹艺术教育,纯粹艺术教育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音乐大体也是从中世纪的“圣咏曲”到歌剧,以及后来的古典音乐、浪漫乐派、民族乐派、现代乐派、印象乐派、表现主义派、原始主义、偶然音乐、电子音乐……。

包括文学艺术之古典文学、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

基本上每个在历史特定时期形成的艺术流派和思想主张都属于某个方向上的探索和有价值的创造。任何后者相对于前者都是具有突破性的革命,艺术发展到今天各种形式已经足够的庞杂和内容丰富,每一个点,每一个方向都可以延伸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与追求。

纯粹艺术教育,纯粹艺术教育的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想真正的保守主义是绝对“排他”的,是不折不扣的对某种固有观点与思想的画地为牢,是反对革命的消极思想。在政治上都是不可取的更遑论艺术?

在艺术方面所有的“保守派”都是在本质上反艺术的“伪艺术”,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已经积攒了足够多的艺术流派和观念,没有什么比抱残守缺的所谓保守更加可笑的事情了,所有的过去时都可以是传统,都可以汲取营养。什么都可以有相对“保守”的思想唯有艺术绝对不可以!因为艺术之可贵正是自由。

为什么有人说真正玩艺术的人大多更喜欢事物的原生态、纯粹、朴素之美?

艺术的本质就是发现生活中的***,表现生活中的***。生活中的原生态、朴素、自然的物象反映了生活的本真,是艺术家乐此不疲的创作源泉。

在我们看到的大量绘画艺术作品中,无论是描绘人物还是描绘风景,都再现了生活中原生态的自然的真和美。从达芬奇《蒙娜丽莎》的微笑,到乔尔乔内《入睡的维纳斯》静卧于露天的人景合一的画面,从提香的《田园合奏》的理想愿景到安格尔的《泉》中少女托举盛满泉水的陶瓶,从库尔贝的《筛谷女人》中一女人因劳累坐地而睡到布格罗《心灵苏醒》女孩们真诚的祈祷,等等等等,这些经典的艺术作品哪一幅不是出自原生态的场景透着浓浓的朴素自然的气息呢?

越是原生态的东西越能体现纯真,越是朴素自然的东西越能使人产生共鸣,越能打动人心。鲁本斯的很多作品表现出的女性形象并不多么娟秀美丽,人高马大,膀阔腰圆,臀厚腿粗,甚至可以说比较“彪悍”,但却有着震撼的魅力和十足的动感。因为这些形象更符合或接近生活的“原生态”。雷诺阿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大都比较丰腴圆润,却为无数的人们喜欢,因为这正是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真实的纯朴自然的美。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青年画家罗中立创作的《父亲》引起强烈反响。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到《父亲》这幅画会产生心灵共鸣呢?因为《父亲》真实塑造了一位当时中国农村老人的形象,自然、朴实、原生态,很多的人们从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父辈,十分的淳朴慈祥可亲可敬可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纯粹艺术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纯粹艺术教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