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教育 > 正文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背景概括,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背景概括内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背景概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背景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1简述孔子儒学创立的背景及其本主张?
  2. 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1简述孔子儒学创立的背景及其本主张

儒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1)春秋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随之发生变化,原来的“公田”,逐渐转化为“私田”,奴隶制开始瓦解。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背景概括,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背景概括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政治上,诸侯兼并土地的争霸战争日益频繁,奴隶主贵族势力也大大地削弱,新兴封建势力日益兴起。

(3)在思想意识文化上,“学在官府”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4)儒家学派诞生在鲁国,与鲁国特定的文化环境有关。春秋时代,鲁国在文化上仍旧保留着最多的周文化传统,以致到春秋末期还享有“周礼尽在鲁”的名声。为他创立早期的儒学思想体系提供了条件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背景概括,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背景概括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孔子把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为以“仁”为核心的社会政治、***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学,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孔子思想的基本内容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背景概括,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背景概括内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背景:春秋时期出现了铁犁牛耕,生产力发展了.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西周前的井田制被破坏,出现了土地私有,从而使旧贵族分化成新兴的地主阶级,于是他们为了要更多的土地和人民劳动力)便有了春秋的争霸战争.

而孔子是旧的奴隶主贵族代表,他认为春秋的战乱是因为没有了西周等级森严的制度(春秋的战乱是因为诸侯国把周天子给灭了,所以孔子觉得是下级触犯了上级,因为下级无视那些等级制度.)所以他主张恢复周礼.同时又提出了仁 礼 中庸等思想,又开创了私学,把他的思想传下去……于是形成了儒家学说.

孔子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孔子的教育主张用八个字概括,就是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作为春秋末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教育上,孔子倡导教育面前***平等,倡导根据每个人特点不同因材施教,同时也提倡严谨的治学态度。

现在这种教育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可能不会让人惊艳,但是在那个年代是个突破性的主张。孔子作为一个出身贫寒的学子,生活没有压垮他,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自幼发愤学习周礼。

孔子三十岁时办起了私学,招收了很多学生,据说他的学生前后大概有三千多人,***中精通六艺的得意门生就有72人之多。这在当时也是个创举。

其实要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还是要从原典了解他的本来面貌。套用李零《丧家狗》里的一段话。尽管李零的理念不必完全去赞同,但是这段描述还是很精彩。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牺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读他的书,既不捧,也不摔,恰如其分地讲,他是个堂吉诃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背景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孔子道德教育思想背景概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