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教育 > 正文

康德教育思想,康德教育思想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康德教育思想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康德教育思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代表人物?
  2. 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3. 康德和培根的观念?
  4. 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代表人物

蔡元培

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是在近代中国落后、西方列强入侵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蔡元培科学教育思想继承了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反思了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独尊儒学的偏向,吸纳了卓著的康德哲学思想,融汇了近代德法诸国的科学文明,它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

康德教育思想,康德教育思想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193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康德尔出版了比较教育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是《比较教育研究》。

在《比较教育》《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中,康德尔系统阐述了他的比较教育思想。在他五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康德尔一贯坚持并运用他的比较教育观主要包括比较教育目的论和比较教育方法论这两大部分。

1.比较教育目的论,康德尔的比较教育目的论是其比较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比较教育方法论,康德尔强调,比较教育研究应当放眼世界,探究各国的教育制度,并且分析那些形成和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

康德教育思想,康德教育思想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康德和培根的观念?

康德曾指出培根对人的本质的思考使其将关注点从自然世界转移到人的身上,但两者对人性的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思想并不相同。

培根从人性本善的观点出发,提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归于自然;康德虽受到影响但并未盲从于培根,提出了人性向善,从人的两重性引出教育的两重性,主张教育超越自然。

教育的纲领性定义?

纲领性定义主要不是揭示概念内涵的实际状况,而是旨在说明概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即“事物应该是什么”。在教育学教科书中,这类定义也是常见的。由于在给教育下定义时用“应然状态”取代了“实然状态”,而每一个人理论上对教育应该是什么都可以自己不同的看法,因此,出现各种不同的教育定义也就不足为怪。纲领性定义是说教育应该怎样,与描述性定义所说的教育实际怎样是不同的,与规定性定义所说的我暂且对教育作这样的理解”也不同,它往往包含着“是”和“应当”两种成分,是描述性定义和规定性定义的混合。真正的教育定义,很可能就是要为教育寻找一种“正确的或最佳的纲领性定义”,因为教育常常必须做出价值判断。例如:古今中外对教育的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认为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康德教育思想,康德教育思想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教育的纲领性定义是指对教育的认识一般与某种***设的行动原则有关,它或明或暗地包括了“应当怎样”的成分,它试图告诉人们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例如,康德认为人是唯一必须接受教育的被造物。“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除了教育从他身上所造就出的东西外,他什么也不是。”康德没有直接给教育下定义,但这句话明显表达了他对教育的认识——教育应该是使人成为人的某种东西或力量。

赫尔巴特通过界定教育学来说明他对教育的看法:“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和障碍。”他想强调:教育的目的应当从实践哲学中寻找依据,教育的途径、手段和障碍则应依靠心理学知识

涂尔干认为:“教育是年长的一代对尚未为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的一代所施加的影响。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儿童身上唤起和培养一定数量的身体、智识和道德状态,以便适应整个政治社会的要求,以及他将来注定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涂尔干眼中的教育要唤起和培养儿童进入某种状态,这种状态正好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要求。这是涂尔干所期望的教育,或者说“好的”教育就应该这样做。

教育的规定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大多表现了定义者的主观认识,虽然它们以一个默认的教育实体为对象或参照,但定义内容比较灵活,能够反映定义者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具有较大的阐述空间,因而目前也得到了广泛运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康德教育思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康德教育思想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