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教育 > 正文

孔子仁学思想对思想教育,孔子仁学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孔子仁学思想思想教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孔子仁学思想对思想教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为什么常用仁礼代表孔子思想?
  2. 论语中孔子核心思想,仁义礼的核心内涵?

什么常用仁礼代表孔子思想?

因为仁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将治理国家与人际关系的处理作了较好的结合,把人际关系概括为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四个方面,夫妇问题基本没有涉及。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孔子用过许多概念,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恕、孝、悌等,但以仁、礼为总纲,以此上升为他的治国理政纲领。

仁是孔子处理人际关系的核心思想,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

孔子仁学思想对思想教育,孔子仁学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礼是一种社会外在的表达秩序,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的反映。孔子强调神是谦卑的,告诉我们没有礼,就无法区分君臣幼的地位。如果没有仪式,我们就分不清父子、兄弟、夫妻的关系。在孔子眼里,礼是社会政治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划分社会等级的东西。

论语中孔子核心思想,仁义礼的核心内涵?

1、“仁”首先是一种足以使人诚服的人格魅力。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这种“仁为己任”,对自己所选定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倾其毕生而追求之的精神;这种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无求“生以害仁”只求“杀身成仁”的豪 迈气概,不是着实让人心醉神迷吗?因此,“仁”便是一种足以让人为之诚服的崇高,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爱的艺术实践

2、“仁”倡导一种道德个人主义。孔子言:“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雍也》)。这里孔子将“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确立为基本的道德原 则,这种道德原则介乎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之间,强调一种在移情式理解基础之上的人际 互爱。孔子又强调“为仁由己”,指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是一种 由道德自律达于心灵自由的义务***。在孔子那里,个人不是向外寻求相对他人(物)的 自由,而是向内寻求相对于自己的自主,即人格的独立和道德的自主。人只有实现在道德 上的自主,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自己的理由,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自由。

孔子仁学思想对思想教育,孔子仁学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仁”是孔子匡时济世之良方。孔子不仅仅是一个思想家,同时还是那种具有“知 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殉道精神,勇于靠自己的亲身奋斗去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 了实现其政治抱负,他需要培养一批不但能够理解并拥护他的政治主张,而且愿终生为之 奋斗的“志士仁人”。为此,他“有教无类”,以教为业,以“六艺”授人,且整理国故,“删正六经”,开了中国教育与学术民间化的先河。孔子所要培养的,是那些能够按他的社会政治 理想去改造社会,匡扶正义,营造社会仁爱精神的济世之才。孔子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 “仁人君子”,即他要把他的***们培养成那种具有“仁者爱人”、“泛爱众”的人格情操,同 时又具有为实现“天下归仁”而奋斗的“志士”。

4、“仁”是一种人生修为之方法。孔子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微子》);仁人君子者“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要求君子须以诚信待人, 以恭敬律己。同时还必须摆脱物欲的束缚,故“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 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去之,不去也”(《里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孔子仁学思想对思想教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孔子仁学思想对思想教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孔子仁学思想对思想教育,孔子仁学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